雕塑新闻
“当代雕塑·油画青年推介展”在上海顺利开幕

2021年7月24日下午四点,由中国雕塑学会、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雕塑·油画青年推介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韩陈青,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总策划曾成钢,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江鹏,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剑平,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龙翔,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焦兴涛,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蒋铁骊,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殷雄,上海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设,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姜建忠,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旭,上海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夏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徐明松,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艺术当代》杂志主编徐可,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杨奇,杭州雕塑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林岗,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朱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秀勤,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焦小健,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杜曦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展览部部长谭勋,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本次展览策展人朱勇、林森、李淜、潘文艳,20位参展青年艺术家以及来自全国多地的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上海油画雕塑院本院部分艺术家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院美术馆负责人江梅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总策划曾成钢

本次展览总策划曾成钢致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古往今来,青年群体向来都是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社会组成细胞,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

作为艺术的引导与服务者,发现、推介优秀的艺术人才是中国雕塑学会的重要使命。2010年在北京798中国雕塑学会的沙龙上,我们接连推出了青年推介计划6个展览。2014年,“青年推介计划”又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启航巡展。通过两季6年的巡回展览,我们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个平台跃出水面,在很多展览和创作中崭露头角,成为雕塑领域优秀的后备人才。青年艺术家是未来的中坚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青年艺术家就是推动艺术本身,这是繁荣艺术创作,推动学术研究,提高我国艺术水平的重要路径。

此次由中国雕塑学会、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美术学院联手举办的展览,是沿着改革开放、包容的、新的海派姿态拓展视野,让油画雕塑一起形成大美术的概念共同发力。这次的展览,投稿者有130余人,总体应征作品数一千余件。这些作品整体呈现出敏锐的时代气质,显示出年轻艺术家的激情、锐气与创造力。由于展览条件限制,我们仅仅选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作品,这些年轻艺术家创作根基扎实,个性鲜明,有独立的思考,有独特的表达,作品体现了传承与发展,体现了新价值和新可能。

今天,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新时代,它在召唤着新青年,塑造着新青年,成就着新青年。我们愿意把这样一个群体当中的优秀代表推进公众视野,让大家了解他们的创作,感受他们的风采,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让年轻艺术家们的创作之路走得更好、更远!星辰入海,未来可期!


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江鹏

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江鹏致开幕辞:上海油画雕塑院主要从事油画、雕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培养艺术人才,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怀着这样的初心,我院从去年开始与中国雕塑学会、上海美术学院洽谈合作,感谢中国雕塑学会和上海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的酝酿筹备,“当代雕塑·油画青年推介展”今天成功举办。我们希望借助文教结合的契机,为广大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介优秀作品和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展览征稿通知发布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收到130多位符合参选条件的青年艺术家申报材料。经专家评审会评审,最终遴选出雕塑和油画各10位青年艺术家,共计100余件作品入选参展。展览以油画、雕塑作品为主体,在艺术观念、视觉形态上呈现为非常活跃、多元的特点,青年艺术家们从技术、材料、创作方式上展开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体现了他们各自在艺术思考上的深入和在艺术表达上的拓展。

本次展览紧紧围绕“青年艺术人才”这个主题,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推进了青年美术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本次展览面向全国征集,给优秀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平台,推动了中国美术事业的人才梯队建设;二是加强了对院内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大多为院内青年艺术家。他们全程参与项目工作,积极开展组织策划、对外联络、统筹协调等,在项目开展中有力提升了综合业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学术平台功能,发挥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上海油画雕塑院、中国雕塑学会、上海美术学院平台功能和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全国体制内外美术人才集聚的格局,为国家美术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未来,上海油画雕塑院将与中国雕塑学会、上海美术学院紧密联系、加强合作,持续组织开展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同时,欢迎志同道合的兄弟单位加入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朋友圈,共同为国家美术人才的培养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和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在发言中提到:这几日在上海,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台风“烟花”要来了,不过它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来,但是我们青年艺术的小台风已经先期而至。我们今天的这个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它的影响、艺术含量和价值却很大。刚才我们开了两场很有质量的座谈会,会上很多专家谈到了1992年的“青年雕塑邀请展”。我个人也想到了1987年,我当时在中国美院,那时我们像朝圣一样坐火车来上海看1987年举办的“中国首届油画展”,看完之后又连夜坐车赶回杭州。从那个时候的雕塑、油画,到今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生生不息,一代代过去的青年、也就是今天的中年,就是他们在不断推动我们艺术事业的发展。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青年、推介青年,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推介青年就是推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推介青年,今天的青年表现不好,就是对我们过来人的否定。后来的青年会一代、一代超越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在推介青年的时候,也是在肯定过去的我们、在肯定过去的青年。


座谈会现场

我觉得艺术史的上下文,一代后浪拍前浪,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艺术生态。在我们今天座谈会上,大家对年轻人的创作有很多肯定,谈得非常好。我在听大家发言的时候,除了在做记录,另外还在想我们今天青年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最大的困难在哪里?我觉得我们今天的青年比起我们过去的青年,要更加困难、艰苦。很多人说,今天青年的条件似乎要比过去好,确实在硬件和其他包括设备、材料、制度、系统等方面都比过去要完善很多。但是我觉得今天的青年比过去要更困难,最大的问题在于正是有一代代人的积累,造成了不同学科边际效应的递减。好比在80、90年代,我们有几批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他们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到今天,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比起过去有增无减,但是他们的获得却越来越小,呈现一种递减的趋势,这就是我们说的边际效应的递减。这就会促进我们今天的青年人,他们要开拓新的疆域。

所以在展览中,我们看到过去的雕塑,除了写实的,还有装置、金属的焊接、现成品、纤维艺术等等。在过去的狭小领域里,在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的情况下,现在的青年其实很艰难,他要找到更多的领域、更大的空间、要获得更多的收益,他会更困难。这就逼得我们的青年必须要创新、拓展,我想这就是今天的青年,他们最困难的地方。也是因为今天的困难,所以他们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有更多的聪明才智,才能够获得认可和成功。所以我们在推介青年的同时,我们也深感到今天青年的不容易。对中国雕塑学会来说,我们只能开拓更多平台、扩大更广阔疆域,让青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施展他们自己。

本次展览策展人代表朱勇、参展艺术家代表刘畅、周胤辰,分别致感谢词。



嘉宾合影
开幕当日下午1点,主题为“中国青年雕塑创作的现状与未来”座谈会和“中国青年油画创作的现状与未来”座谈会同时举办。雕塑专场由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主持,曾成钢、傅中望、龙翔、焦兴涛、林岗、朱晨、李秀勤、谭勋、蒋铁骊、傅军、韩子健等雕塑家、评论家,雕塑板块策展人朱勇、林森以及9位参展青年雕塑家共同参与。油画专场由美术史论家、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主持,李向阳、殷雄、姜建忠、江梅、李旭、徐明松、徐可、杜曦云、马琳、李诗文等评论家、油画家,油画板块策展人李淜、潘文艳以及9位参展青年油画家共同参与。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22日。


雕塑板块参展作品欣赏(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列):


江  城  《子非鱼—系列三》



柯佳敏  《谜·城》


李智敏  《惊》


李智敏  《山谷》


李智敏  《溪涧》


刘  畅  《合唱团》


刘  畅  《合唱团》


刘  畅  《圆圈机器》


刘辛未  《大旱》


刘辛未  《嗷嗷》


刘辛未  《新文玩》


刘辛未  《羊群》


苗  鹏  《星辰大海》


苗  鹏  《灯塔》


苗  鹏  《无边尘绕》


苗  鹏  《潮汐》


任  倢 《Something Inside, Something in Between》


任  倢  《另一条河流》


闫  坤  《生活乐章》

闫  坤  《生活乐章》局部

闫  坤  《生活乐章》局部

闫  坤  《生活乐章》局部

闫  坤  《生活乐章》局部

闫  坤  《生活乐章》局部

张国召  《存在方式·1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2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3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4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5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6号》

张国召  《存在方式·7号》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赵  峰  《原·觉之梁漱溟局部

油画板块部分参展作品欣赏(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列):

陈  迪  《上海客厅2》

陈  迪  《上海客厅6》

陈  迪  《着色2》

冯  玮  《室内桌面上的静物二十二》

冯  玮  《室内桌面上的静物二十三》

冯  玮  《室内桌面上的静物二十四》

洪  丹  《禅的示意01》

洪  丹  《仿琥珀》

洪  丹  《无题01

史成栋  《射击游戏》

史成栋  《夜幕》


史成栋  《重屏》


汪  一  《微笑》


汪  一  《夜巡I》


汪  一  《夜巡II》

夏  存  《博物馆No.5》

夏  存  《压缩No.4》

夏  存  《压缩No.5》


游  帅  《家》


游  帅  《老灶屋——耄耋之年》


游  帅  《奶奶家的老灶屋》

章  犇  《巴别塔-1》


章  犇  《巴别塔-4》



章  犇  《无声的寓言》

赵舒燕  《白色物-面1》

赵舒燕  《呼吸者-白色物7》

赵舒燕  《躯体上的白色物3》

周胤辰  《景观No.3》

周胤辰  《景观No.7》


周胤辰  《镜像2019》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