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擎
10观念的拓展 ——首届中国雕塑学术论坛(纪要)四

    3.16日下午
    殷双喜:首先我们请还没有发言的几位艺术家朋友发言。从中国美院龙翔教授开始。
    龙翔:当下雕塑界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尤其是昨天大家提到的艺术圈值得争议的一些现象,我觉得这都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
    关于问题意识的植入,这里面有两点,是批判问题意识呢,还是视觉本体的问题意识。作为艺术家、实践类的雕塑家,我更关注的是视觉本体的问题。艺术家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回到雕塑本体,可以避免步入社会形态学的怪圈。
    关于传承与创新,我觉得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对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看西方和日本,他们是怎么对待传承和创新的。我们今天背负的包袱太重。
    当前的问题是艺术如何精深的问题。我这里针对的是艺术家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而现在我们看到是好似商品经济时代到来之初的那种抢注商标的行为。
    另外,我们在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图像时代的来临,视觉经验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读品让位于读图,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过程、材料、语言等等本体核心价值逐步在消失。我们希望听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更多指导和建议。我也会带着这些问题回去思考。
    陈志光:今天听到传统与创新的讨论,我认为传统的东西都嵌在每个人的细胞里面。这种传统的东西就好比是身体对食物的吸收,你并不能明确地把它指出来。另外,我认为当下作为艺术家,应该是没有什么雕塑、绘画或者影像的界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景育民:关于继承传统的问题,我认为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纳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甚至有时面对的是其强势的压力,但是通过雕塑家、艺术家的反思和理性思索,通过多少年来的创作和思考,我们又回到传统,在传统的文化资源当中寻找我们的精华、寻找我们语言的承载方式或者是寻找我们的文化图像,我感觉这本身是一种进步。
    总的来讲,我个人感觉,中国当代雕塑在“八五”以后,经过它的慌张、激越、阵痛,已经进入了理性梳理和理性思考的阶段。

    殷双喜:下面请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做简短的发言。他的发言和市场的研究有一些关系。
    吴洪亮:我今天简短地谈一下中国雕塑市场的情况,希望从中我们可以探讨雕塑界应该怎么占领市场,如何去发展。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2007年雕塑拍卖成交结果最好的是匡时拍卖公司,他们推出一种新的形式,即影像雕塑专场。这一举措是成功的,成交金额比 2006年秋天翻了几翻。此外华辰拍卖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拍卖,2007年成交金额增长很快,但是开始走入缓坡。而嘉德的雕塑拍卖 2007年呈下坡趋势。我们期待 2008年这些拍卖公司会有新的举措。匡时的影像雕塑专场、华辰的西方油雕专场、以及瀚海的亚洲雕塑拍卖等等。虽然雕塑市场不断上扬,但是它在艺术市场中的份额比例还是很小的。这是整个拍卖市场的基本状况。
    今年雕塑学会要建立雕塑认证的方式,我们试行这种制度,也是想用一个学术机构严谨的态度来建构市场规则,成为市场新的推动力。
    殷双喜:下面我们请粟多壮发言,他现在是雕塑学会的外联部副主任。
    粟多壮:我的发言是关于中国雕塑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
    中国雕塑走向世界包含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是群体的力量,中国艺术家群体如何与世界建立更多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让世界认识中国雕塑和中国雕塑家;第二个方面是个体的力量,在传媒时代,大师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世界认识中国雕塑就必须培养我们自己的世界级的雕塑大师。 
    问题是我们怎么培养。有两个最为主要的方面,就是有魅力的个性以及团队的合作。作为雕塑家,培养有魅力的个性,我觉得是一个学术问题,也需要艺术家长时间的积累。但是使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作者成为大师,我觉得他可能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当我们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媒体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团队与群体的力量的时候,引领中国雕塑走向世界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了。
    张树国: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准备参加这次雕塑大展的感受和思考。我现在在思考,我们在世界古代艺术中寻找哪一种符号、哪一种语言、哪一种感觉符合自己。然后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吸收这些东西,转换成我们现在的艺术。但是我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我的东西。我觉得形式很重要,然后是形式和材料的结合,在雕塑上可能会有新的艺术出现。
    冀少峰:一定不能搞成全国美展雕塑分展,我觉得这个提醒非常重要。我们雕塑学会是民间组织,它充满了自由和平等气氛。怎么样和全国美展有所区别,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美术馆风起云涌,非雕塑行业的人也在做雕塑,要怎样保持自己展览的鲜明性和总体性,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宋伟光:上午谈到中国传统艺术语言怎么过渡,自己有一点感想。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具备了各种方式、方法,好像不缺什么了。但是我认为缺的是形而上的统揽精神,缺的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特别品质的一种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心灵极大的快乐。因此它不偏于物也不离于心,通过对事物的考察和探究来达到大美的境界。
    殷双喜:我们今天的会议举行到这里很充分也很热烈,接下来我们请曾成钢会长对这两天的会议做一个小结
    曾成钢:我觉得这次研讨会非常好,表达了中国雕塑走到今天,对自身建设的一种觉醒。中国当代雕塑的现状,中国当代雕塑的走向与发展,中国传统与艺术当代的创作,艺术观念的拓展,也包括艺术市场,现在我们面临众多的问题。我想作为中国的一个艺术家,我们会感觉比较艰难。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整个体系都是西方式的,我们都是以西方的价值或观念去判断和进行我们今天的讨论。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来做什么,你做这个事情是为了什么呢?以前我也很糊涂,最近有一些事情使我慢慢清晰起来。刚才宋伟光谈到文化的本质问题,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讲,传统里面有非常好的东西,你读诗歌的时候你不感动吗?你看到伟大的作品你不自豪吗?而且我觉得文化最高的境界是真善美。
    我觉得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不是从素描来的,他是从文字开始的。因为中国的书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还有一个图章,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把我们中国的审美全部给你解决了。我觉得中国的文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了不起,他把哲学、美术、舞蹈、音乐都集于一身。
    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没有自我,很在乎别人怎么说,是一种小孩心理,生怕人家不叫好。缺乏了独立的人格,你就失去了文化人的本质。如果把这些问题想好了,我觉得我们做事情就不会是这样的状态了。
    我觉得大家在这个论坛当中所谈的都是非常有深度,也有思考的,我回去以后会慢慢的消化。我做不了小结,我只能讲我自己的感受。
谢谢大家!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