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擎
04观念的拓展 ——首届中国雕塑学术论坛(纪要)二

 

 

 

    3.15日下午
    孙振华:各位代表,下午的会议由我来主持。首先有请殷双喜先生,他发言的题目主要是围绕“非雕塑专业的雕塑”这一问题。
    殷双喜:我发言的题目是“非雕塑专业的雕塑”,这个题目跟隋建国先生探讨的问题很相近。我主要是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也可以与隋建国的发言形成一个比较。我这里说的非雕塑专业,是指那些不是从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系、科毕业的人。这种现象显示出 20、21世纪当代艺术学科的交叉和边缘的模糊,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20世纪西方美术史的研究有一种说法,现代雕塑的产生与一批重要的画家有关。例如我们可以看到杜米埃、雷诺阿、德加、高更、马蒂斯、勃纳尔这些法国著名画家的创造与贡献,尤其是德加和马蒂斯。德加晚年的一批小型舞女雕塑和马蒂斯的浮雕非常精彩。他们在立体主义到来之前,为现代主义的雕塑发展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虽然罗丹是雕塑发展的一个转折性的重要人物,但是塞尚开创了立体主义以及具有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特点的方向,成为 20世纪现代雕塑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塞尚对现代雕塑的影响比罗丹更大。
    二战前后德国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所做的雕塑也体现了强烈的表现主义特色。到1960年代美国的艺术家就从雕塑转向装置,与流行文化和复制性的艺术关系密切。
    中国目前出现的非雕塑专业雕塑主要来自画家,有许多雕塑就是绘画的立体化,总的来说是市场的因素强于艺术的探索。还有相当一部分雕塑不是画家动手,而是助手来做的。
    我们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中这种边界的模糊和跨界现象。上午老隋也说到这个问题,其实雕塑家也可以走出去,到别的领域做别的事情,这在当代艺术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孙振华:下面我们请《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唐尧发言,他的发言主要是介绍雕塑学会为北京奥运雕塑项目特别邀请国际大师的情况。
    唐尧:“艺术北京 ·大师峰会”的目的是配合北京市规划委、文化局和城雕办,为北京奥运会组织了一批国际大师的作品,一共有 19位作者,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布鲁斯 ·比斯利属于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它他的作品比较强调空间的音乐性节奏。
    阿尔菲欧 ·蒙杰利是罗马艺术大学的校长,他是用不锈钢做很多化学符号,比如说水的符号,氧气的符号,他做得非常精密,是运动的,这些球在不同的方向转。
    查尔斯 ·詹克斯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概念的提出者,著名学者、建筑师及雕塑家。1990年代以后他发展出“宇源”建筑的理论,我们看这张图上的建筑,就是他用宇宙符号和曲线突变的概念所做的对于未来建筑发展方向的寓言。这次北京奥运会选中的作品《无极》是宇宙概念的地景艺术表达,它很大,我们目前考虑把它放在森林公园里。
    丹尼斯 ·奥本海姆创作了无数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次入选的雕叫《光环雨》,有 9米高,管子是中空的,可以喷出水来。他觉得可以在夏天给人非常清爽和休息的空间。
    费非是非常有个性和灵魂的艺术家,他用纤维或者钢绳从古老的建筑当中拉出来。
    曾成钢:感觉死亡的人可以享受到上帝的光芒。
    唐尧:他强调一种来源于历史的文化能量。他这次的作品叫《凤凰》,能量从历史当中喷射出来展开翅膀好像飞翔一样指向未来。博罗夫斯基大家非常熟悉。这次的作品是一个“人塔”。他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类建设性力量的信心,跟我们的奥运主题非常符合,这个做了 20米的高度。
    玛丽 ·米斯是美国公共艺术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强调多种因素,包括建筑、设计、园林、自然景观和雕塑,一种非常有创意的结合。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作品周围的环境。她喜欢用木板和网状的东西去延伸,这是她的代表作品《南湾》,这次的作品是《水墙》。

……

    孙振华:下面我们请曹春生教授发言。
    曹春生:我谈的是关于传承和拓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呈现了非常好的繁荣局面。近年来美术事业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比如说美展热、市场热、城市雕塑热、招生热等等,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东西,比如创作水平高低不一、艺术市场急功近利等等。
    在多元文化和市场氛围的强力冲击下,有些人用西方的价值观取代中国以往的价值观,我们民族文化精髓被削弱甚至被边缘化。他们做出的作品很难让人看得明白,甚至不断出现恶搞低俗的现象,这些是令人担忧的。
    艺术家是有重大历史使命的人,是社会精神财富或者说社会精神食粮的创作者。我们有责任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传统,承担起当代雕塑发展的使命。
    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中西语境碰撞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传统,才不会迷失方向。任何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是以自由、活跃、百家争鸣的思想为前奏,只有在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宽松的社会和谐条件中,才能激发艺术家的心灵感受。我觉得现在正是这样一个时代。
    对于中国当代的雕塑家,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这个机遇,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水准,在最好的时期拿出最好的作品来,我觉得社会也一定是这样期待的。

    孙振华:下面请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何桂彦发言,他主要谈中国当代雕塑的媚俗现象。
    何桂彦:我今天主要想谈的问题是中国当代雕塑的媚俗化。近年来中国雕塑领域出现了形象的符号化、造型的卡通化和色彩的艳俗化。表面看,这些作品是为相对滞后的雕塑界注入了活力,但是,这种活力恰恰是媚俗性的表现。它在雕塑创作领域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地,是符号化地占有和侵入市场。
    这背后主要涉及到中西雕塑背景的错位。中国用了 20年的时间与西方的后现代雕塑实现了对接。但是这种对接的背后是区域和文化的现代性的不平衡,正如王林老师所说,我们是少跑了一圈,现在跟别人在同一个地方跑,这就导致了我们双重谱系的错位。我们缺少的是现代主义阶段的建构。当我们缺乏参照物的时候,就可能把西方的东西直接拿过来对接。实际上这种对接在今天已经发生。比如像杰夫 ·昆斯的东西现在中国雕塑界已经泛滥。这导致一种谱系、创作状态和语言方面的错位和误读,导致了媚俗化的产生。中国目前的媚俗化雕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政治化的媚俗。另一个是符号性和色彩性、卡通性的媚俗。
    我认为媚俗化现象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转型阶段的产物。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随着中国雕塑界的整体发展,随着雕塑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艺术市场体系的完善,雕塑领域中的媚俗化现象终将分化、没落。
    孙振华:现在我们进入讨论和自由发言阶段。
    邓乐:非常感谢中国雕塑学会主办这次研讨会,我想谈两点。
    第一点是“观念”。我觉得“观念”对于目前的中国雕塑界仍然非常重要。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主题词是“用思想去观看,用视觉去思维”。展场里根本没有传统雕塑概念的作品,我感觉西方当代艺术展的作品完全是观念性的。今天的中国雕塑界还陷在一个传统雕塑的概念
里,开放不够,我们对于“观念”的重视不够,关注太少。
    第二,我想就中国雕塑的观念拓展说几点意见:
    1、从造型向观念转变。中国雕塑整体偏重造型,我们不应把造型作为最后的目的,而是用思想、用观点、用看法去改变我们对艺术的认识。
    2、从“工匠”向“文人”转变。我们雕塑家应该做有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改变传统轻文重手艺的状态,中国雕塑才能承担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
    3、从个人性向公共性转换。雕塑现在要走出艺术的个人性、小圈子,将视野放在更大更有发展空间的公共性上。关注、关怀公共事件和公共问题。
    4、由乙方向甲方转换。就是说雕塑家要转换角色,从精神上,人格上变为独立的主体。
    5、从服务型向关怀型发展。中国历史上的艺术都是服务型的艺术服务于神、服务于皇帝。今天,我们艺术家的精神是自由独立的,有创建性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问范迪安先生,一个当代艺术家要具备哪些素质?他说第一是思想,第二是关怀,第三是个性。我想,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必须要有一种关怀。
    6、从体积向空间、时间递进。我们现在的状况还留恋在体积变形阶段,前面还有空间和时间范畴等着雕塑去研究表现,像隋建国先生从一个点开始每天漆一遍那种表现时间的作品,现在还很少。
    马钦忠(策展人):对于观念的拓展,我想讲三个悖论。
    第一是经济的解放与束缚的悖论。十年前想做事情真的太难了,很多学术活动都是自己掏钱来做的。但是经济发展以后,我们反而被它束缚了。我们在经济的车轮里转。我们也提文化,可是当文化和经济产生矛盾的时候,经济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经济启蒙。我们有了钱以后怎么看待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二是技法与非技法的悖论。一方面我们在判断作品优劣的时候,总是看塑造的技能;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拓展,拓
展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丢掉一些东西。我们能不能丢掉这些东西呢?丢掉这些东西我们怎么办?第三就是体制的瓶颈与困惑。现在我们在教学上怎么拓展,当我们涉及一个新的学科,我们把什么提供给我们的学生呢?
    在这三大悖论的基础上,我们这一代人能做些什么呢?
    白澜生(雕塑家):按照我的理解,大家所说的中国传统,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所以我想改革也好、开拓也好,不能忘了雕塑本身的东西。你的作品不管是什么样的,如果它能够在社会上存在,能够流传下去,首先是要有一种民族精神,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成功的作品。雕塑发展和创新是必然的,但我觉得不要放弃我们雕塑的底线。
    刘骁纯(评论家):我想谈两点:
    第一,谈雕塑不能离开公共性。
    从刚才的发言中我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谈雕塑问题必须要谈公共性,公共性跟雕塑像是联在一起的。不管是古典、现代、后现代,什么形态的雕塑都离不开公共性。
    第二,谈公共性必须要谈个性。
    在今天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公共性。对于雕塑的当代发展,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体制和机制本身如何对待比较有创造性的雕塑家?怎么把这些有创造性的雕塑家推向公共环境?
    对于中国雕塑的创作,我们现在是要在跟西方现当代同步的状态下,找到我们民族的一种新东西和新精神。在这点上我提一个具体的意见。“八五新潮”的时候,主导的东西围绕着绘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绘画提出了反绘画的问题。它发展的每一个步骤都围绕着这一点。反绘画之后确立一种新的绘画,然后又被后来有新创造的人破坏掉,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反绘画的过程。我觉得雕塑要走的扎实,也要沿着这条路,不断地提出反雕塑的问题。如果雕塑家把他所学的雕塑研究透了,针对他所研究的雕塑提出反雕塑的问题,这肯定是一种深层的发展与推进。如果这个推进在西方已经做了,那么他会很敏感;如果这个推进在西方做了一部分,他也会很敏感,他敏感的部分可能就是他立足的地方。
    霍波洋(雕塑家):刘骁纯老师说雕塑不能离开公共性,谈公共性不能离开个性。我认为谈个性也不能离开个性差异。我们艺术家总会思考,我们的创作是为谁,我们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如果艺术是为自己创作的,那么艺术家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创作。
    创造性和个体差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我们开研讨会产生共同的宣言,大家都按照这个去做,就会带来作品上的雷同问题。个性应该融合到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里面。但是我们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如果过于跟风的话,就会丧失自我。了解自身的个体差异,注重自身社会生活是每个艺术家创作的基础,也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翁剑青(北京大学学者):我看到西方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他们在知识的配置上强调学习文化人类学。这样的安排确实很有意义,因为它避免了我们对于艺术的讨论和研究仅仅限制在艺术本身的环节上,而是从一个更大的空间领域来看待艺术。我提到这个,是因为艺术基本上是在试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艺术本体的问题,包括自身存在的理由、价值、形式语言、艺术手法等一些发展规律的问题。第二,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关系。比如说艺术与人的精神,人的心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市场的关系等等。
    当代艺术的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解决艺术和个人的关系,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所谓个体在艺术中的显现,在艺术中的地位,恰恰是艺术进入近现代、现代和当代最重要的标志。这种在艺术中对个体的关怀和彰显,有助于个体的健康生存和自我发展,有利于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也有助于对艺术中的权威主义和美学霸权的免除和防御。
    鲁虹(策展人):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国雕塑在创作上出现了两种全新的趋势,一个是借鉴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的手法,出现了观念化、符号化和对现成物的借用,打破了传统对雕塑的界限,扩大了雕塑的内涵。另外还有一种趋势,那就是雕塑创作中的图像转向问题。
    何桂彦谈的问题很好,确实是有媚俗化的现象,觉得那些迎合市场的,肤浅的,没有个人观点的,应该批判,但是也不可全盘否定。
    我们青年雕塑家受当前文化的影响,大胆借用了大众文化中很多合理的因素,包括卡通、游戏、影像等等,建立了他们全新的图像雕塑学。年轻的雕塑家面对新的文化环境,采用新的文化策略。虽然他们不是创作的主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雕塑的范围,使雕塑获得了新的表现空间。
    陶宇(学者):我的发言题目叫做《中国雕塑家应该走向世界》。
    第一,中国雕塑的发展是处在前所未有,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的时刻。
    第二,培养我们中国的雕塑大师,最主要的问题是雕塑语言的问题。
    第三,面对各种诱惑,雕塑家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第四,雕塑家应该善于利用我们团队和组织的力量进行集体的宣传和推广。比如举办雕塑大展,评选雕塑的终身成就奖,或者是大学生创作成就奖。
    第五,雕塑理论家应该为雕塑家服务,通过与雕塑家的交流,运用智慧、敏捷和犀利的语言,把雕塑家最原始的创作冲动引导出来。

    殷双喜:这次会议邀请了几位女雕塑家参加,下面请陈妍音发言!
    陈妍音:我还是认为不管是雕塑、油画、装置、行为、抽象、具象等等,它都是表现手段。博物馆、画廊只是展示手段。我还是想从最基本的问题上来谈。
    第一,中国当代艺术或者说是前卫艺术,严格地说它应该被看作是政治前卫,而不是与西方的美学前卫相提并论的现象。
    第二,大形势要求中国的当代性必须尽最大可能整合所有的文化,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现代化,以摆脱时间差和地域差的现象。这种要求是否合理,我们需要思考。
    第三,很多策展活动没有批评意识的连续性,缺乏对中国当代艺术内在逻辑的清理,不能形成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体系化建设。
    第四,雕塑家的意识迷茫。西方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漩涡现象,艺术家和策展人进入这个漩涡,就必须跟着节奏转,无法保持清醒,
    第五,现象的互相影响。因为我们很少真正去研究现象的根源。我们还没有把自己培养成独立思考的,有强烈个性的人。
    第六,我们的经济发展太快,社会变化也太快。形而上的思考可能根本就跟不上,但是我们又必须思考。
    第七,希望我们的大型雕塑展,应该有一个严谨和持续性的状态,这样才能比较好地探讨我们雕塑的自律问题。

    殷双喜:下面请范伟民先生发言。
    范伟民(“雕塑”杂志社长):我想谈一下观念的转型与艺术市场。
    第一,艺术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便有什么样的艺术制度,我们谈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一个公正的制度。这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艺术机构、政策、规划、市场、基金会、策展人、学术支持等等。
    第二,观念与转型。观念的形成是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密切相关的。他是支配行为的主观意志。而转型的前提首先是社会的转型,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都会发生变化,艺术转型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反映。 
    第三点,市场环境。市场这个字眼带有广义性,一方面是精神市场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社会价值的认可。而社会价值认可往往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点,观念的转型与艺术市场离不开学术支持。雕塑家需要市场,市场需要我们参与建构。我们还要对市场进行更细的划分,分成学术性和欣赏性的,以期鼓励艺术家实验性的学术成果和推动大众的文化需求,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