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现场
40扩展的生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05级学生金属雕塑实践

序 (李赢)

美国 (毕横)

从奶子房到花家地 (杨铭)

 

    相对于前一阶段的金属雕塑实践课程,这次的操作单元凸显了几个特点:首先是生发实践更趋向于建构元素的丰富性;其次是摒弃了文学性情节后,对于材料特性表现的专注性;最后是对其他艺术门类营养的广泛吸收,如参照建筑设计对空间的理解与表达,这些都是在完成基础材料课的前提下,对作品的表现层次的充实。
    从循规蹈矩的写生习惯中来的学生,在进行材料实践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是促使他们向前探索未知材料领域的根本动力。在工作过程中,面对坚硬固执却表现力极强的金属材料,他们不得不频繁地进行选择与取舍,在所指与能指之间挖掘。在与材料的合作与抗争中,学生一次次面对挫折和转机,渐渐学会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各种限制,并热切地迎接每一个转折带来的启发,沿着这些闪光点,去自由地发掘出作品新的生成姿态,充分体会抽象生发所带来的创 造乐趣,完成的作品或许是粗糙的,但确是完整的有自律性的,是学生自身创造与客观环境自然结合。
    直接金属雕塑的制作,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强烈的材料感可以给作者带来自信,甚至改变对整个雕塑材料结构的理解,有时也可能使人产生灰心丧气的挫败感,但这也许是探索新知所必须的代价。
    与往年一样,许多同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当明确了课程的确切目标之后,发现其实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去达成目的,自己在这里学到的除了锻焊技术和自由建构形式之外,主要是针对特定材料的思考方式,或者是面对特定主题时,自觉选择材料语言的专业能力。
    2005级的这些同学,普遍将自己的实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和深化。比如对自然界物体的抽象金属演绎;自由生发和现成品的结合;空间构筑和自然环境的交融;将雕塑概念与现代建筑形态的互渗;金属创作的手工特性和当代文化环境的对话;内心纤细独白与金属材料伤害特性的碰撞等等,这些都是在完成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充分体现了这一级的同学在全面吸取以往作品经验的同时,对金属雕塑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精神与积极拓展的勇气。

   (孙璐博士、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