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54丹尼斯·奥本海姆访谈

    编者按:继上一期介绍了三位德国艺术家之后,本期继续推出对应邀来京参加北京奥林匹克之梦雕塑特别邀请展的三位国际艺术家的访谈。他们是美国的丹尼斯·奥本海姆、荷兰的汉克·维希和意大利的尼古拉·贝杜。其中丹尼斯·奥本海姆是一位进入当代艺术史的世界级大师。我们依然延续上一期的提问方式,而比较这些艺术家的不同回答,则是十分有趣的。
 
    采访人:唐 尧、粟多壮
    翻译:朱羿郎
    问题一:家乡和童年的记忆
    答:我于二战时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我父亲是一个工程师,在造船厂建造“自由号”轮船。我在里士满地区的私立艺术学校学习了很多年。我常去旧金山参观城里的艺术博物馆,并且探寻富饶的北加利福尼亚的海滩环境。
    问题二:为什么学艺术?学习时期的回忆,主要受到哪些艺术家的影响?
    答:正如许多专爱绘画和善于绘画的人一样,我最开始关注艺术就是因为我对它有非常的爱好和出色的能力。这使得从低年级一直到高中很多人关注我,都知道我在视觉艺术方面很精通。有这样的基础,我选遍学院的课程来钻研艺术,并将此作为我的主攻方面。当我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加利福尼亚私人艺术工艺学院学习的前几年,我被介绍到艺术史、评论学和雕塑、绘画、素描基础专业学习。我最早的老师们给我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他们并非很有名。后来我拜访了一些当地的艺术家和老师,比如 John Cop lans,
Frank Lobdell,W illiam Wiley,Bruce Nauman,Ed Ruscha,JohnMcCraken,Roy DeForest等。
    问题三:你早期的作品是什么?
    答:最开始也就是1958到1964年我是一名画家,我的兴趣却扩展到雕塑。当我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我的兴趣从绘画彻底转到了钻研雕塑。我尤其对当时流行的唐纳德·贾德(Dona ld Judd)、索尔 ·里维特(So l Le Witt)、卡尔 ·安德烈(Car lAndre)和丹·弗莱文(Dan F lavin)的极少主义艺术作品感兴趣。这种艺术作品激发了艺术的新一代,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概念艺术”。我在这个领域的早期作品包括贴近地面的雕塑,也就是人们所知的“大地艺术”。
    问题四:你的创作几乎贯穿了美国当代艺术史,包括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公共艺术等等,形式极为庞杂。你是否有一个核心的纲领贯穿始终?
    答:我只能这样回答你的问题:虽然我的作品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么多年来我的作品是由若干主线贯穿而成的。我首先从来不是一个符号艺术家,即作品能够被一眼辨别出是属于哪个年代的。我的作品常常从一个领域转变到另一个领域。我这样做,也常常使得观众和评论家们感到困惑。我没有能力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的作品。
    问题五:作为进入艺术史的国际艺术大师,你与同时代的其他著名艺术家有联系吗?比如阿孔希(Vito Acconci)、克里斯·伯顿(Chris Burden)、曼迪尔塔(AnaMendieta)、尼希(Hermann Nitsch)、迈克尔 ·海泽(Michael Heizer)、克里斯托(Christo Javacheff )、玛利亚(Walter de Maria)、安迪·戈尔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理查德 ·朗(RichardLong)、帕诺内(Giuseppe Penone)、佩帕(Beverly Pepper)等等。
    答:虽然我了解很多艺术家,但是高产的艺术家并不经常和其他的艺术家一起工作。他们的工作伙伴常常是他们的助手和那些协助他们完成作品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曾经与阿孔希(V ito Acconci)、克里斯·伯顿(Chr is Burden)、曼迪尔塔 (Ana Mendieta)、帕诺内(G iuseppe Penone),迈克尔·海泽(M ichael Heizer)和佩帕 (BeverlyPepper)在一起,我也了解安迪·戈尔兹沃斯(Andy Go ldsworthy),并且和他交谈过。
    问题六:尽可能简洁地谈谈对美国当代艺术的基本看法。
    答:对于我来说美国当代艺术就好像难以言喻的雪崩,里面有数百个纵横交错的艺术流派,它们之间并不需要什么联系。
    问题七: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吗?包括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知道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和禅宗吗?对 2008年的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艺术家说点什么?
    答:所有的这些我都有了解,我非常尊重中国文化,而且对此非常感兴趣。我觉得在不久的未来,中国文化将会主宰艺术世界。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