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现场
26 大音希声——林岗个展

 

 

 

林岗作品

 

    数年前和林岗兄相识于西湖畔的“林社”,环境秀雅而人豪爽,阳刚在柔美中游弋,的确印象深刻。之后,一组组充溢着弦外之音的作品进入视野,又看到了林兄的另一种状态——沉静。以“大音希声”为此次展览命名,我以为正是在表达这种沉静。
    “大音希声”以恬淡平和的境态,影响并指导了中国重含蓄、崇淡和、尚弦外之意的艺术创作风格。所谓希声,乃至静之极,以疏疏淡淡之音达到入无的境地,这是一种求之于弦中,得之于弦外,听之而不闻的意境。
    林岗以圆之浑然为形,以线之伸展造势,试图呈现交融混元又饱含生命的玄思,终于在现代金属雕塑和古典传统镂凿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 那些现代工业下的废旧齿轮、钢条在他手中被置换成非工业色彩的形,或似钟鼎般的凝重,并加以溯之商周的繁复纹饰;或似西乐式的纤巧,并辅以历经千年的光色斑驳。他将传统精髓与外来概念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审美意识中。他不排斥把传统的视觉记忆与现代的抽象趋势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元素加以结合,耐心而谨慎地探索着古典传统面对现代依然保持的生命力以及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林岗没有重拾传统造型的具象,也没有极端到完全抽象的形式,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某种平衡,以实现古与今、中与西在文化艺术上的衔接。在他的艺术里,古老的命题经过形式的转化,承载着超越视觉的精神意义。换句话说,这种含有意味的形式被焊接了人文精神后激荡出了弦外之音。
    林岗的作品虽然流露着浓郁的形式感,却又不仅仅是形式的局限。渗透其中的文人情怀与社会意识使他不同于一般人对现代艺术价值的追随。同样是对废弃物品的挪用,却没有如达达派不加任何艺术的雕凿;同样是对机械材料的拼铸,却区别于西方现代金属雕塑中抽象性的元素组合。这其中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林岗能够从自身的经验和对现代艺术的理解中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为抒写远古王朝文化的厚重,也不期展现工业时代人性的迷失,所有体量、影像都只为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韵律的塑造,来自雕塑与音乐共通的东西,并借助乐器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追求那“大音希声”的美学传达。林岗尝试着将位于两极的概念相糅合,希望实现阴阳合德、刚柔相济的境界。这种创作倾向在他的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他会用工业化的符号去演奏曲之婉转,也会以机械化的力量来诠释形之阴柔。所以,即便是坚硬、突兀的金属,经过林岗的塑造,也能被赋予古琴的典雅,弹拨出悠缓的节律与安详的韵味。而这股温深徐婉、飘逸含蓄的音流,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又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使人最终归于清宁平和。这种回归并不代表他要照搬传统的摹本,而是要在历史文脉的延续上去发掘工业、雕塑、音乐之间的关系,在现代语境下以文人的姿态反观自身,去探求精神层面的更高内涵。
    顺应自然原本的秩序是东方古人一贯坚持的主张,这个命题又被称之为“道法自然”,体现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然而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起,与之而来的废品、垃圾渐渐打破了人与自然所维系的平衡。当工业引领的经济狂潮逐步退去,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从生存之道重新审视工业化背景下的人类发展。林岗正是其中的思考者,他通过当前的社会符号来解构古代经典并以此揭示现实问题。通过有计划的切割、焊接,同时加以艺术的组合,最终以古韵的形呈现出来,以幽婉的乐“弹奏”出来。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造化之根、天地之元,同时还是现代社会下工业、自然、人类等多方面的统一,反映了艺术家对时代、社会、秩序乃至生命自身最本真的关切。因此,读他的作品首先要放下,然后再品,正所谓观道于澄怀之后。

    (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