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文摘
30 感性显现的理性光芒——再读蒋朔的“红卫兵”雕塑

01 红卫兵系列之奔

02 红卫兵系列之鹏

 

    人类在创造了自己历史的同时,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又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本。无论是“正剧”还是“戏说”,历史正是在人们的不断解读中获得了历久弥新的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不失为学者的明断。近两年来现旅居奥地利的女雕塑家蒋朔,以“红卫兵”为题创作了系列雕塑作品,她以一个鲜活生命个体对“文革”历史的亲历体验,与关乎今天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的双重因果,转换为雕塑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抚今追昔,赋予其作品更多的当下意义。这些作品别开生面、风格独具、引人注目。“红卫兵”雕塑成为昔日亲历者与“文革”后出生的人们感知和认知这段历史的形象读本。
    时过境迁的历史,面对不同境遇人们的不同解读,形成多重的各异的解读和答案,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亦皆于此。作为雕塑家的蒋朔熟谙长期职业有素的专业话语,更自觉更敏感的从“形式”范畴观察社会和生活,对“文革”自然也不例外。她以“红卫兵”作为视点,切入对“文革”历史和时下现象的交互关照,狂热的行动和理性批判在巨大的时空背景下反差强烈,嘲讽式的诙谐与隐喻性的象征,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与其以前的作品相比,蒋朔颠覆本人擅长的装饰风格和唯美表现的雕塑手法,而采用一些嘲讽、荒诞等“后现代艺术”的语汇,与几近滑稽、幽默的卡通式造型,从趋同时代的语汇上,贴近当代审美取向和某些流行文化的样式表现出“红卫兵”的众生像。以一种相对轻松娱乐化状态介入严肃的主题作品,令人忍俊不禁的发笑同时,又产生复杂而莫名的苦涩、凝重而压抑的心绪,愈至发人深省。
    “红卫兵”系列雕塑重要的,在于从艺术形式上慧眼独具的正确把握并生动表现出“红卫兵”的特征,而不仅限于作者大胆地突破自身的艺术惯例。十年“文革”,曾以“阶级斗争为纲”席卷全中国,所有的人身不由己地陷入到一场“斗争”超级大漩涡的浩劫之中。那时作为革命主力军的红卫兵们人人手持“红宝书”,身着“绿军装”,臂缠“红袖标”,口颂“语录”,狂跳“忠字舞”,用极端的方式将政治泛化为统一的意志和行为,通过造反有理达到破旧立新之目的。这种特定的语境便形成了红卫兵“有意味的形式”的历史定格。原为对比色的“红”“绿”二色覆盖着大江南北,以强烈的矛盾与冲突演绎着崇高“斗争”哲学的理念,人人挥臂抬肩,一脚前弓,标榜着一往无前的好斗、尚武所向披靡的造反精神。在今天看来,这些大红大紫的红卫兵几乎千人一面,动作千遍一律,不免有些滑稽可笑,然而“文革”期间发生在红卫兵身上的种种做派和行为,却是那样的严肃认真、忠心耿耿、崇高而神圣。在狂热的理性行为左右下,形而下的极端表现集中体现出形而上的非理性化的盲从。认真衍化为荒诞、忠诚衍化为痴迷、神圣衍化为疯狂,真是巨大的悖论。透过光阴的隔膜再度回眸审视,“文革现象”竟是这般的不可思议。
蒋朔塑造的一个个憨态可掬、稚气未脱、面无表情的红卫兵,各个动作直来直去、刚劲有力,隐喻着没有头脑的果敢行为必将遭至行动盲从。雕塑家以感性的艺术方式演绎这纯真的一代青年一往无前而始料不及的种种不幸。惨痛的悲情和历史发生在红卫兵举手投足之间,面对如此风华正茂天真无暇的青年,怎么不憾人动容、动心。让人分明可感作者对于社会道义与责任的考量,及理性思辨的犀利锋芒所发出令人怦然心动的力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蒋朔的红卫兵雕塑作品夹杂着不少当代流行的时尚元素。高尔夫、卡拉ok、可口可乐、麦当劳和金币、发财、修行以及毫不掩饰的爱情等等,置换了红卫兵手中的红宝书。语境的变化,使原本在现实生活中消失的红卫兵,以艺术的方式移花接木,超现实地将其引入正在进行时的生活。当年曾信誓旦旦要打碎一个“旧世界”的红卫兵,如今则用他们的双手举起曾被他们不屑一顾又深恶痛绝的“东西”。反讽手法的运用无疑强化作品的戏剧效果。然而,在貌似调侃之中,历史也不禁幽默了一把,开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玩笑”。其中更别有深层的隐含。作为生命体的人,无法拒绝生逢其时的命运安排,也无法逃避生命延续过程中扮演角色的不断转换。昔日的“红卫兵”创造了一段历史,但生命并未终结的一代人仍在参与并创造着今天。“温故而知新”的“警示”意义,尤以直面当今社会现实的种种现象,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雕塑家如此深邃的洞察力,缘自她与她的同龄人一起走出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又走进今天经济腾飞的新时代。她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见证红卫兵从生到灭、时代的转型与历史的进程。如今理性精神的高扬与复兴,不仅使国家充满活力生机,也拯救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和人生。从童年生活的目睹和亲历者,成为今天“红卫兵”系列雕塑的塑造者,蒋朔的作品体现出作者的雕塑艺术不断成熟精进,亦折射出一代人不断蜕变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
    应当说这是莫大的幸事,一个能够从雕塑家深邃睿智的思考中,认知的幸事;一个从雕塑作品中清晰感知的批判精神中,可领悟的幸事;这其中凝缩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变迁,显示出不断前进着的一代人更加理智和思考的锋芒。

    (赵萌 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