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文萃
50 探索与实验——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述评 /景育民

英雄 景育民

  现代中国肖像雕塑的创作尽管风格多样,但历史并不悠久。在欧洲,早在希腊化艺术后期就出现了歌颂哲学家和诗人的肖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肖像艺术创作的高潮阶段,肖像艺术所涉及的人物从统治者、科学文化名人降至普通平民。在古代中国,肖像雕塑并没有蔚然成风。统治阶级不愿采取塑像的形式来歌功颂德,反而在一些陪葬俑中,出现了具有肖像意味的作品。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及西汉时期的说唱俑便是佐证。肖像雕刻在佛教造像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宗教记载的限制,在塑造佛像时,雕塑家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造像中出现了世俗化倾向后,对佛像的塑造便或多或少地参考到现实中人的因素,不能不说是古代中国肖像雕塑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大约从五四运动时期算起。我国最早的一批留洋的前辈于学成归国后,引入了西洋雕塑的造型方式,创作出一大批反映革命先驱、爱国志士的肖像作品,为中国现代肖像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为肖像雕塑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对形、神的概念相当重视, 形神兼备 一直是艺术创作、尤其是肖像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形神兼备”在肖像中的反映是多方面的,并不单纯是外形的肖似,而是与艺术家自身的学术深度和审美取向息息相关。这种创作主体的“形神兼备”的体现,可以是艺术家研究和表达对象的新颖创意,可以是艺术家所惯用的独特语言,也可以是艺术家所崇尚的审美意境等。而在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要求后,肖像雕塑在学术深度上是否还有更大的潜力?肖像雕塑自身的特性以及固有的欣赏习惯,使得肖像雕塑领域的创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肖像雕塑创作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冲击。固有的造型模式与当代艺术的求新求变相互冲突,如何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借用当代艺术的元素,成为肖像艺术创作所面临的热点问题。艺术家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而 “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以全国较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形式,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这些尝试的空间。传统的肖像雕塑与实验艺术的并置,在中国肖像雕塑史上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展览邀请了中国雕塑界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每人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进行主题创作。这些人物涵盖了民族英雄、曲艺大师、作家学者等,且均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人士。展览的要求类似于命题创作,在材料的选择、作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没有限制,给予了艺术家充分的自由度。与之相应的,约束的程度越低,创作的难度也就越大。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甚至把肖像雕塑与公共艺术相融合,创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肖像雕塑佳作。

  陈云岗塑造的聂士成将军像,虽然运用的是传统的铸铜材质,而作者突破性地采用了镂空的手法,但形散而神不散,赋予了作品苍凉悲壮的气魄,宁为玉碎的主题也通过这种残破的质感得到淋漓尽致的传达,与作者惯用的陈氏表现手法大相径庭,显示了他自我超越的胆略以及对艺术的不断追求。王中创作的《梁启超》,引用公共艺术的理念,丝毫没有拘泥于肖像雕塑的造型方式,而是使用纪念碑的形式为梁启超塑造了一座丰碑。利用了钢板与玻璃,用镂空、折射与角度的变幻等手段,在简约的方形碑体上调动多种语言,以轻松与智慧的处理手段,引发出人们对近代史上重要的维新人士梁启超的精神与生活背景的思考,从而促使当代人回望中国从封建帝制转向共和体制这段沉重的历史,激发人们对近代史上杰出人士的景仰。同样是借用公共艺术的样式,孙伟的作品《张伯苓》则更为抽象,作品甚至没有出现人物的形象。一片茵茵绿草,安卧着一块巨大的大理石,中间镶嵌着一本打开的 书籍 。主人公毕生致力于将知识传播于整个中华大地,形象地把这位教育家的毕生追求凝固为传播知识的基石。许正龙为曲艺大师骆玉笙所创作的作品,则采用了多媒体和装置的创意,直观地将骆玉笙表演的精彩时刻融合于雕塑作品中。一方面消解了传统的塑造定式,另一方面又使用了大众化传播媒介,使曲艺大师的艺术成就在观者的重温与感叹之中得到彰显。朱尚熹创作的马三立肖像,综合运用了铜、大理石等多种材质,写实和抽象语言并存,不同的质感在视觉上引起了强烈的碰撞,构思巧妙。夸张的形象表情刻画与流畅含蓄的肢体语言概括及道具的处理,以雕塑艺术家的机智,准确地表现了相声大师的幽默。霍波洋所作的《孙犁》,用覆满孙犁作品文字的房间架构作为主体,房间采用土坯房的造型,体现了孙犁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浓厚情感。房间的形态一方面展现了孙犁的创作状态,另一方面还表现出孙犁用他的笔端见证了中国从旧农业国家向新生活转型的历史进程。作者大胆地使用局部二维语言构成空间结构,孙犁的面貌以剪影的方式出现,只留下文字任人评说,引人遐思。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作者从其特有的架上语言向空间形态转换的一次有益的尝试。焦兴涛的戏剧人物,则以其特有的焊接语言和中国的文字结构形成特有的间架结构,以表述梨园艺人以他们的艰辛与才华书写他们坎坷又辉煌的艺术人生。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成功探索与追求,只是篇幅与笔者的水平有限,不得一一赘述。

  不同于文字的叙述,肖像雕塑在表现人物性格的时候会受到空间形态的限制,如何在凝固的瞬间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性,是创作者所面临的挑战。肖像雕塑所表现的对象通常是在历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其关键即是对于对象精神世界的把握。严格来讲,肖像雕塑仍然属于常规题材的创作,一直被纳入具象雕塑的范畴,也正因为这一点,肖像雕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传统的“形神兼备”已幻化为一柄双刃剑,既造就了肖像雕塑的功绩,也成为肖像雕塑自身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羁绊。当代雕塑语言的丰富性和材料的多样化为肖像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但传统的表现手法又在无形中禁锢着这些可能。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观念艺术占据了重要位置,是否能将观念与肖像雕塑相结合,正是“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所提出的问题。在以往的创作中,观念艺术与肖像雕塑艺术由于自身原则的迥异,二者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很难并置在同一艺术语境下。但这也正是肖像雕塑自我突破的通路之一。时至当代,雕塑艺术的基本技法已经达到了极致,尤其在超写实之后,肖像艺术在“写实”这条道路上很难再次得到超越。基于这样的考虑,此次肖像展定位于“实验”;这种实验并不仅是形式上的颠覆,更为侧重在观念上的飞跃。在创作肖像雕塑的时候,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考虑对象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从中提炼出对象最为打动人的性格特征加以表现。从“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上可以看到,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刻画对象的 “形神兼备”,而是在观念上超越了这样一种传统审美标准和艺术要求。可以说,这样的尝试是对传统肖像雕塑的解构和重新定位,为肖像雕塑向当代艺术拓展架起了一座桥梁。

  当然,艺术上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会引发赞同与反对两方面截然不同的意见,这次实验肖像展也不例外。展览中的部分作品在形式上似乎背离了“肖像”这一概念,但笔者认为,进入当代,作为肖像雕塑的艺术,“肖似”并不需要作为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肖像雕塑的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对象的人性魅力和性格特征,是对精神层面的把握。在遵循这个原则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尽其所能,充分运用多样的材质和表达方式来创作出富有个性的肖像雕塑作品,丰富了肖像雕塑艺术的语言类别。既然是“实验”,主旨即在于探索创新,必然有很多不够成熟之处;但瑕不掩瑜,这种积极求索的创造精神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实验 本身既是一种创新和探索,又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此次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雕塑领域颇有成就的雕塑家。他们怀着严肃的学术态度,甘愿放下已有的成就,从一个全新的起点开始,对肖像雕塑进行形式上、尤其是观念上的革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走过了一个探索的心路历程,也给雕塑界提出了一个讨论的话题。笔者相信,在以后的肖像雕塑创作中,会涌现出更多学术面貌的经典作品;而人们在回顾肖像雕塑的历程时,也一定不会忘记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这次展览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实验。

                                        


 

2007年月于京郊沙峪口

             (景育民 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