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现场
24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个展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2008年1月19日至 3月30日,北京常青画廊荣幸地举办了意大利当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首次个人展览。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参加过画廊 2005年和 2007年分别举办的“慢慢”和“一种色彩”艺术群展,2008年画廊将展示一组艺术家始于 20世纪 60年代初的艺术活动发展过程的全新艺术作品。此次个展充满了重要的创新元素,通过展示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艺术历程从而全方位地介绍其美学观念。
    大师一贯的表现手法在此次展览中清晰可见,并且与其最新作品风格紧密相连:比如作者 2007年推出的《“和谐”的苹果》。苹果变为第三伊甸园的象征,即“第一和第二伊甸园的有机结合。第一个是苹果被吃之前的伊甸园,是受自然智慧福佑的人间乐园;第二个则是人造伊甸园,是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十分漫长,是在近两个世纪内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独断的空间。……这两个世界相互碰撞,悲剧即将来临,现在这一危险正被预见。为了避免这一大灾难的继续发展,人们应该构思出一个全球计划,这就是第三伊甸园。……这里的公开阐述并没有宗教目的,而是给人一种信息,无论艺术、宗教还是政治、经济和科学,它们都只有这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让人产生并且增强社会责任演变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组成苹果图形的那些单个部分提示人们,每一个元素都已被包含在其反映的真实的无限世界中,皮斯特莱托认为“部分”的概念在这里又一次假定了其重要性。
    一个没有直线条轮廓的苹果作品把人们引向占据主要展厅的瓦楞纸板的迷宫中心(“贫穷”的材料这一短语涉及到那场 60年代由吉尔马诺·切兰特命名的“贫穷艺术”的文艺运动,皮斯特莱托是主要代表之一)耸立着的一尊巨大的立方体,这个五米高立方体的入口只能通过迷宫形的通道到达,古典神话的造型就在皮斯特莱托迷宫(1969~2001)这一作品中所体现了。
    中间内部完全是镜子结构的作品《无限立方体》,它属于被取物 (1965~1966)中的系列作品:由六块翻转过来的镜子组成的简单立方体。它营造出的氛围使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不可抗拒的被排斥的感觉,即《无限立方体》这件作品的空间保持了一种纯想像的空间。
    其余的展览是对历史作品的不断回顾。暗喻有时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带有镜子底部的纸板井,或者五个笼镜(1973~1992)。有时只是一种暗示,比如名为《白黑的透视》的作品系列,或者失去了一小块镜子的作品,如1976年的《打碎的镜子》,艺术家在上面用讽刺和戏弄的态度签署名字。
    确切地讲,这些连续不断的彼此回应的镜画作品把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艺术创作放在了一个囊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范围里。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