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现场
36 生死攸关——2008唐勇雕塑作品展

01 展览现场

02 凸

03 凝固的快乐

04 蛙·人—我的样子

05 冥想

6 吞噬

07 盛宴

 

    看唐勇的雕塑,你会感到一种矛盾:一方面他塑造的人物光鲜、时尚、流畅,因夸张头部特别是眼睛而显得儿童化、卡通化;另一方面,他又总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让这些流行性的东西仅仅停留在视觉愉悦里,或者是剥离表层,或者是放大局部,或者在场景中制造出相互比较,或者把动作极端化而显得别扭。这种对立性的因素,尽管统一于精心安排的形体关系和色彩处理,但仍然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坦然而直接地显现在作品之中,让观者不得不面对,并不能一笑置之——这种矛盾正是唐勇创作观念的生发处,观者须用心注意。
    这一批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比,在形体大小的强烈对比中有意造成密集和繁复。乍一看,有种爆米花在微波炉里噼啪炸响、膨胀爆出的感觉。这种不可遏制的繁殖力是唐勇对生命存在的体会。比如精子,一次喷射出成千上万,在显微镜下都带着尾巴在向前游动,但这些可爱的小家伙能有多少成为生命的事实?小青蛙也是如此,在日益污染的生态环境中它们何去何从?而人呢,像兵马俑一样成为消费大军的人,文化工业和数字图像灌铸的人,还有将来被基因技术、美容医学改变的人,其中多少人还有真正的自我而能够独立的生存?唐勇的雕塑借助数码时代的图像特征,非常机智地将生命的繁殖力和数像的复制性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既新鲜又耐看,在好看中显得特别,在特别中显得异样,在异样中揭示出精神心理深度的矛盾。
    唐勇对雕塑形体的组织,已达到相当自由的程度。避孕套和香蕉人在大小、内外、完形与破裂等诸多关系上处理得得心应手。而那些单人像或双人像的塑造,往往以充满想象力的合成方式给人以眼前一亮或心中一惊的印象。这里有孩提时代的记忆,有幽默场景的调侃,还有社会典型的重新识读。而对于形体的塑造,则显得更加肯定与成熟,简练而精确,流畅婉转而又不乏力度,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雕塑性。唐勇有意放弃雕塑表面肌理塑造中常见的表现性,以其对个人特征的某种排除,来沟通当代文化表层化、流行化的集体性,实际上乃是对自我存在问题的预设。在表面色彩的处理上,唐勇颇费心思,一件作品大致两三个颜色,一色为主,其他点缀,统一在多少有些发灰的粉色中,显得沉着又不无涂层所需的矫饰感,不仅仅是表层的炫耀,使整个作品的动态和形态反而显得特别突出。这样一来,唐勇在雕塑创作中把握到一种适当的深度。他不想将自己对生命存在的体验因为深沉而过于沉重,其作品在流露出对生命脆弱与偶然的惋惜时,并不就此执著于哀叹与悲情,在那些动态各异、活泼可爱、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小生命中,我们似乎能听到嘻嘻哈哈的笑声。唐勇对人是乐观而积极的,他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提出当代文化存在的问题,让人在快乐原则的支配下有所思考,有对于生命价值和精神意义的反询:在上帝死了之后,人是无法找到精神归宿的;而在人死了之后,人也是无法在快乐原则中安身立命的。人失去了为信仰所假定的终极的哲学本质之后,只能在其存在状态和生命过程中现实性地去寻找自己。没有本质化的精神,只有矛盾性的心理,只有在矛盾的、异在的精神心理之中,艺术才能挑战既成文化的操控性,释出个人自我独有的能量,与社会交换、博弈、流通,介入社会并为个性生长和人心自由提供解放的可能性。
    正是在这一点上,唐勇以其独特的创意性揭示了个体精神的矛盾,置身当下文化现实又离异主流意识形态,关键是能够切入当下文化心理而又有恰如其分的深度把握。这是一种正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生长的创作智慧,唐勇的雕塑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王林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