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72 勤逸执着 雕塑人生——深切怀念白澜生先生

    春节前惊闻白先生得了重病,我与程兵一同前去探望。途中塞车,先生还打来电话询问并习惯的与我调侃。见面后,感觉白先生伸出的双手依然热情有力,但是整个人的状态与神情已经让我感觉与先前明显的判若两人,病中的他少了常有的鲜活与机敏,一下衰老了许多。他对我们的关注与询问,依然是乐观且充满希望,而眼中瞬间掠过的神色,却让我们感觉到他在安慰关心他的朋友。然而担心、忧虑依然充斥我的心头,但也存有些许祈望。后来的白先生频繁往返于居所与医院之间,同家人、友人、医生共同携手与癌魔进行着不懈的抗争……
    然而3月22日,旅途中得到了白先生病逝的噩耗,头脑中顿时乱码,悲痛、愕然交织在一起:一位为人谦和、包容、乐观,事业执着、勤逸、成果颇丰,在中国雕塑界享有盛誉的著名雕塑艺术家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医学真的很无能,生命的确很脆弱!一个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艺术生命在69岁戛然而止,令人唏嘘……我与白澜生先生师生情谊久远,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得到了他的很多指点。近年来,由于工作原因,与他的接触更是超乎寻常的频繁。在与他的交往经历中,让我领略到了一个真实、乐观、勤奋的师长的全部。
    白澜生先生生于1939年,燕京大学毕业的父亲和做教师的母亲笃爱艺术,家庭氛围的浸染使少年聪慧的他在学业全优的同时,执着地叩击着艺术殿堂的大门:在车站、街区、风貌建筑前,经常闪现着少年白澜生托着画夹的身影;同时,人物、动物也常常被他捕捉至笔端。沉溺于专注写生的他曾因懵懵懂懂在警备区门前描描画画被扣留审查,半个世纪前的尴尬一幕成为后来的茶余笑谈。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录取。前者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引发了父母与儿子的取向相左,然而他的坚持使学养颇深的父母妥协。然后,一个未来享誉全国的雕塑家,如愿的进入了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可以想象,为理想与追求而拿起塑刀的青年白澜生在后来的学业中会何等的勤奋刻苦。
    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他,先是分配至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工作,后任研究室主任一干就是近三十年,期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年代,但是他始终没有中断艺术追求。90年代初白先生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任研究员,很好的学术环境与政治氛围使他迎来了创作的又一次高峰,优秀作品不断出现。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白澜生先生衷情于雕塑艺术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展览,奖项颇丰。代表作品主要有:《方志敏像》、《毛主席胸像》、《梅兰芳肖像》、《女战士头像》…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成功之作《一代伟人邓小平》塑像,以严谨、准确的造型能力,对伟人邓小平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及对伟人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以艺术家的神来之手定格了新中国艰难跨越的历史瞬间,使这件作品超越了以往具象人物雕塑的局限,而成为新时期中国人民从思想禁锢到民主开放至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大步迈入新世纪的精神象征。这件作品耸立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得到各界赞誉并多次获奖。
    近年来,白澜生先生还主持并参加了20余座大型城市雕塑创作,他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造型功力,同时不断的创新体现了他的艺术灵性和探索精神。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创作的《天津抗震英雄纪念碑》至今依然是最为经典的城市雕塑之一,作品以金字塔的造型构成大写的“人”字,表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自尊自强、团结互助的崇高精神。每年的7月28日,纪念碑前总有市民奉上圣洁的鲜花,而今后的鲜花中应该有一朵向着纪念碑的作者盛开。1990年落成于北京亚运村的作品《接力赛》,以夸张的空间动态语言与流畅概括的处理手法,以及理想化的人物比例关系,冲破了“人种”的狭小视野,拓展了“人类”的宽泛寓意。在绿荫上展现了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健美身姿,成为当时中国城市雕塑的经典,并引发了后来学子们的频频效仿。
    白澜生先生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经常在全国性的展览上获奖,如《方志敏头像》,在北京市的美展中获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接力赛》获得第二届全国城雕优秀奖,《一代伟人邓小平》获得第三届全国城雕优秀奖;另外他的一些精品力作还走出国门,在国际展览上获得殊荣,石雕作品《山泉》曾经于1981年获得前南斯拉夫雕刻大赛优秀奖。此外,他的一些作品还被海内外的艺术机构收藏,如木雕作品《玉立》被新加坡私人收藏,《邓小平头像》被台湾画廊私人收藏,《诗人毛泽东》被毛主席纪念堂、长春美术馆分别收藏,《交响人生—指挥家李德伦像》被长春美术馆收藏,《梅兰芳像》落成于梅兰芳纪念馆。
    1990年后,由于工作的需要,白澜生先生担任了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等领导职务,在勤奋创作的同时,他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感,投入到推动中国雕塑事业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之中,为改革开放之际的中国文化转型做出了卓越贡献,与他同时代的一些雕塑界领导者,为开创当下中国雕塑界的全新局面做出了有益的铺垫。近年来,一批批年富力强、才华横溢、富于开拓精神的中青年艺术家逐渐成熟,白先生积极支持、主动隐退,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科学态度与修养以及宽阔胸怀。然而,退任的他依然情系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直至去年底还应邀为某重大雕塑工程,担任专家指导,作为专家组成员,我见证了他最后的工作状态,感受着他的才华与风范。
    先生的逝世正值他生命旺盛的时候,这样一位感情丰富的人永远离去,不仅是对友人、亲人,同时也是中国雕塑界的重大损失,作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具有扎实的学院背景及创新意识的名家,他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思考随着白澜生先生的离去而成为永久的遗憾。我们应该好好的向他学习,学习他优秀的人格品质与坚定的艺术信念,为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
    3月26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了白澜生先生的追悼会,在告别仪式中各界友人络绎不绝。当我们最后一次向尊敬的白澜生先生鞠躬告别的时候,我们见到一位端庄、安详的长者如同进入梦境般睡在一片花海之中,鲜花簇拥成一艘“小船”,载着这位艺术家与他未完的理想缓缓的漂向彼岸,而他亲切的音容笑貌与恒久的艺术魅力永远留给了怀念他的人们。
    2009年3月31日于北京沙峪口

    (景育民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中国雕塑学会官方微博:中国雕塑学会CSI(新浪)
微信号:china-sculpture